跳到主要內容

  • 分類:儀器
    電容式氣壓儀

    品名:電容式氣壓儀 用途:量測海面上氣壓 構造及原理: 在堅固之外殼中有兩個很靠近之空間,平行且絕緣之金屬面,一邊為隔膜,在施以壓力時,能造成輕微之變形,而隔膜係用低遲滯物質,如Setra之17-PHSS或融合玻璃及陶瓷混合物。此堅固之面板上,因此在所施壓力每分鐘變化而使組件輕微機械變形,以改變膜片間之空隙。這種電容變化結果,可用靈敏之線性比較回路加以量測,然後經增幅,並輸出比例及高強度之信號。量測電壓變化係由電容器薄片空隙之極輕微變化產生,感應器膜片之極小偏移,有助於降低遲滯及重復性誤差,提供快速之響應時間,與其他感應器比較,電容式氣壓感應器具有低蠕動性,防老化、防潮濕及其他

    more
  • 分類:知識
    海象預報

    潮汐預報調和分析法:潮汐資料是一種週期函數,理論上可將其分解成無數個不同振幅和週期的分潮,每一分潮唯一簡單的時間調和函數,我們可分別計算這些分潮後在將這些分潮重新組合,此一過程謂調合分析,用此方法我們就可以利用過去歷史資料預報未來的變化。 對於單點而言,他的預報結果要比數值方法準確,但是先決條件是他必須要有品質良好及完整的歷史資料。 數值分析法:依據動量和質量手衡的流體力學方程式構成的數值模式,其天文潮引潮力由模式的開放邊界條件輸入,可應用於整個海域的潮汐預報。 由於潮汐波具有長波的性質,其波長遠大於水深,屬淺水波,可使用依據淺水波方程式架構的數值模式。

    more
  • 分類:儀器
    資料處理器

    潮位觀測資料蒐集器:潮位觀測用小型海氣象資料蒐集器 波浪觀測資料蒐集器:超音波波浪儀使用之多用途小型資料蒐集器。

    more
  • 分類:儀器
    海象觀測

    海洋觀測儀器展示:這是一些跟海洋觀測有關的實際儀器展示,在海洋觀測中,基本上要觀測潮汐,海浪這些資料,所以海洋上會佈置很多儀器,在岸邊會設潮位站,潮位站也有設在比較近海的海上的,圖上所看到的小房子就是資料處理跟收集的地方,有條電線連接到管子,管子中有感應器,利用超音波的原理測出潮差,波浪觀測的原理也很類似,如此就能得到海洋基本資料的觀測。 現場有一個波浪儀器的展示,由於是從海底觀測現場取回, 因此上面可看到一些貝殼類的附著,上面的圖板可以看到臺灣近海目前海洋觀測站、潮位站、波浪站、資料浮標站還有浮球站所分佈的位置,各種不同的儀器可以幫助觀測的進行,利用觀測收集的資料便可進行海

    more
  • 分類:儀器
    海面上超音波波浪儀

    品名:海面上超音波波浪儀 用途:觀測海浪大小,計算波浪波數、波高及週期資料 構造及原理: 感應器置於鑽油平台或海上觀測樁上,由上向下發射超音波,其原理與量測潮位之超音波儀一樣,但對影響音波的因素只有氣層之溫度較海下為單純。

    more
  • 分類:儀器
    壓力式潮位儀

    品名:壓力式潮位儀 用途:計算水位升降的高度 構造及原理:屬於間接量測儀器裝置,使用於新竹、梗枋及蘭嶼等站。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感應器感應海水位昇降產生之壓力變化,藉由纜線與資料處理器相連,再將訊號轉換成水位高度。感應器長約25cm,應置於最低潮位以下,方不致露出水面。影響海水壓力變化之因素,除了海水面高度、溫度、鹽度外,大氣壓改變亦影響其最終結果,需作水溫及氣壓校正。

    more
  • 分類:知識
    風暴潮

    風暴潮成因颱風中心氣壓降低會造成海水位上升。 通常在外洋中,氣壓每下降一百帕將使海水位上升約1公分,稱之為「倒轉氣壓記效應」。 颱風中心附近的強風,造成迎風面海岸海水堆積,背風面海岸海水下降,稱之為風揚。 地球自轉產生柯氏力,在北半球將海水推向沿岸風右側的海岸地區。 當近岸水位被抬升後,水深增加使大浪得以侵入近岸區產生碎波,在碎波帶內的水位將更為抬高,這種因波浪直接產生的海水位上升,稱之為波揚。 伴隨颱風而來的豪雨,常使得河口附近的水位升高。

    more
  • 分類:儀器
    浮筒式潮位儀

    品名:浮筒式潮位儀 用途:計算水位升降的高度 構造及原理: 屬於直接量測儀器裝置,使用於竹圍、東石等站。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滑輪組將浮筒及鉛垂懸釣於滑輪兩端,因浮筒隨水位升降帶動滑輪組來記錄水位高度。啟動浮筒及滑輪組運動需有最小啟動浮力,浮筒重量帶動裝置等會影響其量測的靈敏度,現行使用之浮筒式潮位儀之起始轉鋸矩為46.8cm-g。

    more

資料筆數:21頁數: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