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分類:儀器
    海面下超音波波浪儀

    品名:海面下超音波波浪儀 用途:觀測海浪大小,計算波浪波數、波高及週期資料 構造及原理:感應器固定於海底30至50公尺處,訊號經海底電纜傳回岸上處理器處理後送回海象中心。鼻頭角、東吉島、小琉球、成功等站是採用這一種方式觀測波浪。感應器是一超音波收發訊器,當音波到達水面後因密度改變極大就如同邊界般,使其產生反射,如此就可獲得水面與感應器之距離,因而知道水面高度與其變化週期。音波的傳導速度與其介質之溫度(密度)有關,在水中傳導速度約為在空氣中的五倍,當其遇到不同水溫層時會產生反射或折射造成訊號損失,其他如鹽度、水中氣泡、微生物干擾及感應器表面生長附著生物等,均會影響量測的結果,所以

    more
  • 分類:儀器
    超音波式潮位儀

    品名:超音波式潮位儀 用途:計算水位升降的高度 構造及原理:屬於間接量測儀器裝置,使用於淡水、箔子寮、後壁湖、蘇澳、花蓮、成功及澎湖等站,其工作原理是將感應器置於穩定井上方,發射及接收到達水面反射之超音波訊號,計算其音波來回時間來量測水面至感應器間之高度。因傳導介質之溫度會影響音波的傳導,需作溫度校正。

    more
  • 分類:儀器
    警示燈

    安置於資料浮標及海上觀測樁上,提醒往來船隻,避免碰撞。

    more
  • 分類:儀器
    錨錠鐵鍊浮球

    海象資料浮標下繫有一條鐵鍊,這個鍊子下面設一個錨錠,就如同輪船一樣,在拋錨的時候會將錨錠丟到海底,這個錨錠重達好幾十噸重,這樣才能防止浮標飄走。 我們知道海底並不是平坦的,而是有高低起伏的,可以把這個錨錠勾住,可是在設計時,這個鐵鍊不能設計成剛剛好的長度,因為海水在流動時,拉扯的力量很大,這樣很容易將鐵鍊拉斷,所以基本上這個鐵鍊在設計時要設計的長一些,可是太長的話,這個鐵鍊會拖到海底,拖到海底時,這個鐵鍊也是很容易因為勾到異物而斷掉,所以就設計浮球綁著吊在鐵鍊上,利用浮球浮力將鐵鍊吊浮在海中,這個就是我們吊鐵鍊的浮球,裡面有一個透明中空的圓球,外面再加上一個罩子,再把他綁起來

    more
  • 分類:儀器
    全球衛星定位儀

    品名:全球衛星定位儀 構造及原理:利用衛星聯測,除可定出儀器位置之外並可測出水位高程。

    more
  • 分類:儀器
    海象資料浮標發展沿革

    發展沿革: 民國82年 中央氣象局成立海象測報中心,專責海象測報業務,提供海象資訊。 民國83年 海象測報中心參照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做法,決定採用資料浮標,進行外海海象觀測。 委託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進行作業化海氣象資料浮標系統的研發。 民國84年 國人研製成功的第一套作業化海氣象資料浮標系統,正式佈放臺中港外海。 民國85年 引進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規範,發展海氣象資料品管系統。 民國86年 將臺中資料浮標轉布於新竹新豐,第二套海氣象資料浮標佈放於花蓮七星潭,開始觀測海氣象資料。 民國87年 與交通部觀光局合作,於東北角籠洞遊艇港外海布放第三套海氣象資料

    more
  • 分類:儀器
    電阻式溫度儀

    品名:電阻式溫度儀 用途:量測氣溫 構造及原理: 將白金測溫電阻體包入不鏽鋼製成之保護管內,作成完全防水型式。 測定白金線之電阻,即可知溫度,此乃白金電阻溫度計之測溫原理。依據此原理測定氣溫,必須使白金線與大氣之溫度相同,因此,必須使用通風筒。保護管亦儘可能選用熱傳導度小,而無腐蝕性者為佳。

    more
  • 分類:儀器
    海象資料浮標

    海象資料浮標特色:能源自主,能長期自動觀測多種氣象資料。 配備傳輸系統,能即時取得海象資訊。 設站地點不受水深限制尺寸:直徑250cm,高度495cm,總重1310kg。 觀測項目:波高、週期、波向、海水表面溫度、風速、風向、氣壓、氣溫。

    more

資料筆數:21頁數: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