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晨曦中,烈震來襲 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

1935年(昭和10年) 4月21日清晨6時02分,天剛濛濛亮,地牛大動作地翻了身,翻出芮氏規模7.1的地震,建築與地貌大規模遭到破壞,據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統計:死亡人數達3,279人,輕重傷高達11,976人。家屋方面,全毀17,927戶、半毀11,446戶;農工商業損失近457萬圓(當時幣值)。公共建設如道路、橋樑、鐵道、通訊等設施,無不毀損受影響,如今日著名的景點的魚藤坪橋(今勝興至泰安站間)遭震毀,這場地震被稱為「新竹─臺中地震」,每當探討重大天災,不該遺忘的地震記憶。

新竹州、臺中州各地家屋、傷亡之被害表。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1936,東京,臺灣總督府)

新竹州、臺中州各地家屋、傷亡之被害表。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1936,東京,臺灣總督府)

 

日本統治紀錄以來  地震死傷人數最為慘重

「六時二分地大震,內子大驚,余亦為之愕然,家人相呼聲頗喧豗,急披衣出視,炊事場之煙突之端小折,屋瓦為之擊碎,其他幸無損害。猶龍急來問安,余甚喜其關心之切。下厝三川之肥帶崩下,根生之自働車被壓壞,後落屋瓦崩壞一處。季商之妾阿摘走出倒,左手折斷。瑞騰正在腹痛,一驚而愈。五弟處無損害,榕紉亦因走出倒傷足,阿雨亦然,余皆往視之。後樓亦無損壞,惟花瓶破兩枝,阿麵使人將完好之花瓶貯沙,恐其復震倒壞。庄中土埆厝倒一間,柱腳厝倒一間,幸無死者。」

 

這段文字,出自臺中霧峰林家的仕紳——林獻堂先生在1935年4月21日的日記,他記錄了地震第一時間家中的情形,包括發生時間、每位家人的情況、屋宅的損毀情形,以及庄中土埆厝、柱腳厝各倒一間等災情。從這篇日記看來,林宅在一陣驚惶中不少人跌倒受傷,幸而無人死亡。

這場「新竹臺中地震」的規模達芮氏7.1,災害主要分布在新竹州與臺中州而得名,因此後人也常稱之為「中部大地震」;震央位於新竹州關刀山(今苗栗縣三義鄉、大湖鄉交界)附近,又稱為「關刀山地震」;然而各地區民眾對地震發生時,所知的地震資訊片面,因此往往以身處地區,命名稱呼,如內埔庄屯子腳(今臺中市后里區內)及清水街(今臺中市清水區)一帶,稱「屯子腳地震」、「墩仔腳地震」、「后里大地震」、「清水大地震」等,本文統一稱新竹臺中地震。

這場地震全臺有感,甚至遠及澎湖、廈門與福州等中國沿海地帶。並且在震後一個月內,大小餘震不斷,有感地震達60餘起,全島電信、電話、鐵道、橋樑、道路等設施受損,對外聯繫受阻。損毀家宅之多、受傷與罹難人數之高,是臺灣從日本時期紀錄以來的地震,致死人數最高的一場震災。

圖中標記出震央與主要斷層的位置與錯動情形。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1936年,臺北市)

圖中標記出震央與主要斷層的位置與錯動情形。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1936年,臺北市) 

「新竹—臺中地震」,在日治時期官方報告中,以「烈震」來稱呼。烈震,屬於「地震強度」的分級,現今臺灣將震度分為0到7級,其中5、6兩級又各自細分出強弱2級,所以總共就有10級,數字越大代表振動程度越強,故又稱震度,表示地震時地表上的人感受到搖晃、振動的劇烈程度,或者是物體遭受振動而被破壞的程度,因此地震發生時,各地不同的搖晃程度,各地呈現震度隨之不同;亦可由加速度值來呈現,主要是透過相關地震儀器來測量、紀錄地震的加速度。

新竹-臺中地震之震度表。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1936,東京,臺灣總督府)

新竹-臺中地震之震度表。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1936,東京,臺灣總督府)

而單一地震可造成的最大震度則與地震規模相關。地震規模是指地震釋放的能量,臺灣官方主要是使用芮氏規模來描述地震規模,芮氏規模又稱為近震規模,是使用多個觀測點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來測量地震波最大振幅,並透過一系列的演算所得,像是新竹-臺中地震即為芮氏規模7.1,1999年的921大地震更高達芮氏規模7.3。當地震規模越大,就代表該次地震釋放的能量越大,震度越有可能較大;再者,震源深淺會影響對地表的破壞力,與震央的距離也會隨之影響;也就是說,震源越淺、離震央越近,震度也越有機會較大。

從《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中的兩張圖,可以看出當時建築物受損的分布與地震等震度分布圖的關係,離震央越近,建築物受損越嚴重。

左圖:新竹-臺中地震等震度分布圖,圖中有標記出震央與黑長線的斷層。 右圖:地震建築被害分布圖,圖中除有各地區建築全倒加半倒的比例,亦有標示出震央與斷層,可與等震度分布圖做對照。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1936年,臺北市)

左圖:新竹-臺中地震等震度分布圖,圖中有標記出震央與黑長線的斷層。

右圖:地震建築被害分布圖,圖中除有各地區建築全倒加半倒的比例,亦有標示出震央與斷層,可與等震度分布圖做對照。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1936年,臺北市)

 

地震記憶:民間書寫VS.地方假消息

生活在網路世代,許多人遇上地震時,往往立刻上社群平臺發文打卡,時空回到1935年,當時的人們無法即時通報現地情形,只能透過日記文章的書寫,傳達媒體報導以外更貼近當事人的感受。

日記部分,除了本文開頭所提到的林獻堂,新竹的社會運動者黃旺成、曾任保正的臺中豐原街協議會員張麗俊等人,都生動地書寫了聲響、情緒、心情與損毀狀況:

「今朝特別早起,正在刷齒於井邊的六點二分,呼呼聲響,左右旋轉,幾立腳不住,乃大地震也。舉家驚惶逃避於深井,停廿多分,予方在掃震落書室土埃,又來一強震,聲如牛吼,屋傾瓦飛,灰落几上,置物盡倒,牆街門危險將倒,一家手足無措,不敢居室內,移坐深井,驚魂甫定。」

 

如同林獻堂家中的驚慌,黃旺成一家也是趕緊跑到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6時02分或是20幾分鐘後的餘震,黃旺成都提到因地震而起的特殊聲響,並以牛的叫聲來形容。這個聲響稱為「地鳴」,發生的地區大概在獅潭斷層,被地震學者認為可能是一小部分的地震波能量傳入空氣,進而變成聲波所形成的聲音,當時有許多把地鳴聲音形容成像大砲、像遠雷、像強風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種分布圖在現代臺灣的氣象研究中不會出現,應是早前地震研究中的特色之一。

「地鳴聽取區域分布圖」,圖中標示出3種可聽見地鳴程度的範圍。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 1936年,臺北市)

「地鳴聽取區域分布圖」,圖中標示出3種可聽見地鳴程度的範圍。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 1936年,臺北市)

張麗俊於地震當時並不在臺灣,而是正搭著從神戶返回基隆的商船「蓬萊丸」,他的日記記載,至下午5點左右,船長才由無線電報收到消息,向船內乘客廣播新竹-臺中地震的災情,乘客們聽到後躁動起來,許多人開始打無線電報回家詢問是否平安。

另外,在當年的小學生作文中,也能讀到關於這場地震景況與心境的描寫。就讀新竹州苗栗公學校(今苗栗縣建功國小)6年級李蘭妹的作文(譯文)寫到:

「啊!地震啦!」我想都不想地從床上跳下來,飛快地奔逃出去。一出到屋外,到處都是人。……人人臉色發白,一副幾乎要窒息的表情。突然傳來一陣使力的喊叫聲,走近一看,有個人哭喪著臉,嚷著:「找不到家人蹤跡哪!」接著有人拚命大叫:「救人啊!」大家趕忙跑前去,挖開一看,兩個人已經受傷,其中一人傷勢較重,臉色發白。奇怪的是,儘管大家都哭喪著臉,口裡喊著:「真是可憐啊!」但卻一點都哭不出來。

 

就讀新竹州公館公學校(今苗栗縣公館國小)5年級的鍾金源也有以下記憶(譯文):

拿起筷子準備吃飯時,椅子、飯桌突然喀吱的搖了起來,桌上東西整個都翻倒,同時對面牆壁塌了下來。母親高喊著:「地震啦!趕快往外逃!」我使盡全力奔逃出去。一出去,緊緊抓住母親,癱坐在路上。當時還咚咚地搖晃著。剛才還並列著的房子全都倒塌了,到處都是哭叫聲與找人的聲音。……不久,受傷、死去的人漸漸被抬出,真是慘不忍睹。突然我的身體發冷,哆嗦顫抖著,心,更加七上八下,想停也停不了。

公館庄石圍牆全村建築總戶數142戶,全倒141戶,半倒1戶,住家全倒半倒率100%。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畫報》,臺灣新聞社編,1935年,東京)

公館庄石圍牆全村建築總戶數142戶,全倒141戶,半倒1戶,住家全倒半倒率100%。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畫報》,臺灣新聞社編,1935年,東京)

即便透過書寫來記錄該地震,也必須根據事實所見,避免成為如同現代的假消息,擾動已驚恐不安的民眾,當時臺灣總督府在災難發生後,便即時要求各州廳,須取締散佈流言者,在新竹、臺中州總共取締了14起。亦透過新聞報導傳遞正確的災害狀況,尤其22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傳播各地災後的訊息,為此杜絕流言蜚語,達到民心安穩。

二十一日早大地震 新竹臺中強震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4月22日,日刊8版)

二十一日早大地震 新竹臺中強震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4月22日,日刊8版)

這些謠言當中,有從究因發展而來,如:臺中大屯郡每年都有18庄頭的媽祖遶境,在1935年因為流行性腦炎的爆發,被當局延期舉辦,觸怒媽祖,導致地震發生;另有據東勢郡的民間傳言,在地震前兩三天,大甲溪的水流聲有變化,恐怕是強震的前兆。也有謠言是預測即將有更大的地震襲來,造成人心惶惶,還假冒公辦單位臺中測候所的通報,虛構當天半夜12點以前,會有更強烈的地震,造成民眾於野外露宿。

新竹、臺中兩州流腦 恐影響今秋博覽會 宜講究全島根本撲滅策。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3月29日,夕刊n04版)

新竹、臺中兩州流腦 恐影響今秋博覽會 宜講究全島根本撲滅策。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3月29日,夕刊n04版)

 

強震後泥漿噴湧  斷橋遺址為歷史作證

新竹-臺中地震震毀魚藤坪鐵道橋樑。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1936年,臺北市)

新竹-臺中地震震毀魚藤坪鐵道橋樑。

(出自:《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觀測所,1936年,臺北市)

強震後,據臺灣總督府出版的《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統計,死亡集中於新竹州、臺中州高達3,279人,輕重傷達11,976人。其中以死亡人數超過200人以上的地方分別有:新竹州公館庄(今公館鄉)250人、銅鑼庄(今銅鑼鄉)327人與臺中州神岡庄(今神岡區)508人、內埔庄(今后里區)962人、清水街(今清水區)312人。建築災損部分,合計家屋全毀17,927戶、半毀11,446戶、大破(意指嚴重損壞)9,836戶、小破15,583戶,其中以新竹州南庄(今南庄鄉)1,287戶、公館庄(今公館鄉)1,294戶、銅鑼庄(今銅鑼鄉)1,332戶與臺中州內埔庄(今內埔區)1,694戶、清水街(今南清水區)1,384戶等地。

諸多公共建築與地形地貌,也在這場地震中遭到破壞。如苗栗舊山線知名的景點「魚藤坪斷橋」即為其一。魚藤坪橋建造時克服重重難關,且是耐震上擁有特殊設計的橋梁,完工時,是令日本人十分自豪的建設,但也難敵此次地震而斷裂,僅餘橋墩;1999年921大地震,又再次讓第4號橋墩上半部震毀,殘跡成為兩次大地震的見證。橋樑、隧道、乃至公路、鐵道等的毀損,也對全臺交通造成莫大影響,如縱貫線的山線鐵路,就等到地震後3年才再度通車。1此外,在地形地貌上則產生許多斷層、地層陷落、山崩、地裂現象;土壤液化、泥漿湧出、瓦斯噴出也導致人心惶惶,例如頭屋庄就噴出3公尺高的泥漿,這些現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民眾的日常活動,甚至農地在一夕之間變成池塘,影響農業生產與生計。

造橋庄南港溪附近的縱貫道路出現大龜裂,影響救災物資的運送。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画報》臺灣新聞社編,1935年,東京)

造橋庄南港溪附近的縱貫道路出現大龜裂,影響救災物資的運送。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画報》臺灣新聞社編,1935年,東京)

悲愴後,以音樂撫慰人心

大規模的災變往往能激發重生、再奮起的意志,新竹臺中地震震出全臺各地民眾救災、助人的同理心與共感,如同60幾年後對於921大地震,乃至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積極援助一般。當時,臺灣民族運動先驅楊肇嘉,於震後立即動員全家族救助傷者、挖掘大體、分送物資;更有紀錄指出住在茅草破屋的老婦人、盲眼的年長乞食者都主動捐款賑災;臺灣重要的社會運動家蔡培火也發起全島巡迴震災義捐音樂會,臺灣文藝聯盟等許多臺灣人組織也參與其中,在42天內巡迴31處,還成為臺灣音樂史上首次深入農村地區的西洋音樂巡迴公演。

經歷新竹臺中地震,使得臺灣總督府益加重視地震觀測,爾後分別於新竹、宜蘭、大武及成功等觀測所增設地震觀測設備。同年7月17日又於新竹州苗栗郡發生芮氏6.0的餘震,造成傷亡,在島內設置專業地震觀測所的討論,看來勢在必行,因此總督府於後續震災復興預算中,增列新竹市「地震研究所」的設備費用,並由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協助相關研究,這意味著日本當局,對臺灣地震的觀測與研究等仍有不足之處,這場地震前,新竹州是全臺唯一沒有設置正式的氣象觀測機構的行政區,1938年1月,以「全島地震活動」與「明日的地震預報」為主要研究目標的新竹觀測所完工啟用,並成為臺灣地震研究的主要基地。

造橋庄南港溪附近的縱貫道路出現大龜裂,影響救災物資的運送。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画報》臺灣新聞社編,1935年,東京)

地震觀測所 計上豫算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7 月 20 日,夕刊n04)

新竹觀測所全景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 6 月 22 日,日刊05)

新竹觀測所全景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 6 月 22 日,日刊05)

小結

造成嚴重傷亡的自然現象,往往是推動主政者改革、改正的力量之一,例如:臺灣中部地區許多街廓,是在這場地震後實施都市計畫所復原重建,總督府遂在中部地區的5街16庄推出多達21個市區計畫,將街道拓寬、拉直,並禁止蓋不耐震但便宜的土埆厝,另一併將排水計畫考慮進去,以水泥興建下水道;並適當保有綠地、公園、廣場等空間,做為平時保健、緊急避難的場所,這些市區計畫從現在的地圖中仍可看到大致樣貌,以清水市區計畫為例,整個市區的外環道,以及如棋盤般的街道規劃。從災難中重建、重生,至今仍在島內不斷上演著,自然現象無法阻擋,人類能夠做到的,是使出全力觀測、統計、研究,期能更早一秒得知或者預測自然現象的發生,以維生命安全。追上自然的變化,過去如此,現在亦同。

新竹觀測所全景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 6 月 22 日,日刊05)

左圖:清水市區改正計畫圖

(出自:《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1936年,東京,臺灣總督府)

右圖:清水市區現況

(資料來源:google map)

 

撰稿:蘇淋齊/審閱:鄭世楠、陳信安/編輯:童鈺華

 

參考資料:

1.  陳怡宏,2017年,《地震帶上的共同體:歷史中的台臺日震災》,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2010年,《黃旺成先生日記(21)一九三五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3.  「地震百問」,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https://scweb.cwa.gov.tw/zh-tw/guidance/faq/。

4. 〈水竹居主人日記/1935-04-21〉,《水竹居主人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 

5. 闞正宗、張益碩編,2017年,《臺灣地震寫真老照片(1935年)》,新北:博揚文化。

6. 張崑振,2014年,〈全台唯一地震觀測所:新竹氣象站〉,《竹塹文獻》,57期。

7. 2009年,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成立20週年研討會論文集專刊,中央氣象局。

8. 鄭世楠,2014年,〈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台灣史上單一天然災害死傷最為慘重的事件〉,「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暨921集集地震15周年研討會:塵封的裂痕-歷史地震第四講」。

9. 1936年,《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東京:臺灣總督府編。

10. 1936年,《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臺北:臺北觀測所。

11. 1935年,《昭和十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画報》,東京:臺灣新聞社編。

 

修改日期:2023/09/15

瀏覽人數: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