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望天賜水,同島一命: 一場1902年大旱災,看見臺灣降雨分布特性中的水資源危機

    1883年,清國政府在基隆、淡水、安平、打狗四處的稅關,以及澎湖、鵝鑾鼻的燈塔處,裝置氣象觀測設備,此為臺灣正式的氣象觀測伊始。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於1896年起,在「臺灣氣象事業奠基者」近藤久次郎的規劃下,陸續於臺灣各地設立測候所,並進行雨量觀測。 日治初期開始進行雨量觀測後,根據相關要素,包含:氣溫、風速、風向等觀測資料,日本人也很快察覺到臺灣全島的降雨特性。他們分析後發現:臺灣地區的降雨量依地理特徵與季節的分布顯得偏頗,比如:全臺雨量最多在最北部沿岸(基隆一帶),甚至被日人稱為「遠東第一」;全臺最少雨在西南部沿岸、臺南地區及澎湖。每月的雨量,北部在秋冬較多,

    more
  • 1933年臺灣極端旱季之災與水利紛爭

    臺灣為副熱帶與熱帶季風氣候,雖然平均年降雨量為2207毫米(約世界平均之3倍),但受到東亞季風環流、鋒面與颱風等天氣系統的影響,加上地形的作用,使得不同地區的雨季長短和雨量多寡有明顯差別。冬季北部和東部地區若有連續20天不下雨,就屬氣候上少見的異常現象;但在南部地區要連續50天不下雨才算是異常偏乾。這主要是因為冬季東北季風帶來的水氣受到高山阻擋,南部地區在背風面不易降雨,每年11月至隔年2月是南部地區的季節性乾期;北部及東部地區則因沒有山脈阻擋作用的影響,季節性乾期不如南部及西部地區明顯。 1933年乾旱下的農業災損 發生在1933年的異常偏乾,是日治時期相當極端,

    more
  • 1

資料筆數:2頁數: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