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分類:前言
    臺灣早期的侵臺颱風:百年來~臺灣經常面臨颱風威脅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海洋面上的猛烈風暴,北緯10~15度附近是最容易形成颱風的區域。臺灣東邊為廣大的太平洋,是颱風好發地區;而南海至菲律賓附近洋面上經常有低壓帶形成,此低壓帶亦為孕育颱風的溫床。當颱風生成後,大多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即西北方向)移動,臺灣、華南、韓國及日本等地在夏季經常受到颱風侵襲。臺灣地理位置特殊,位於地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地球最大的陸地-歐亞大陸之交界處,此區域颱風生成個數居世界之冠。因此臺灣自古以來一直是颱風必經之路(圖1),經常受颱風的侵襲而發生災害。 全球颱風生成區域及路徑圖(1848-2007年)。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

    more
  • 「雨」神同行,南轅北轍 從1938年夏季豪雨紀錄,看見臺灣南、北部的氣象差異

    臺灣夏季的雨量主要來自於颱風過境的補給。根據統計,夏季雨量有愈往南愈多,西部多於東部的趨勢,這使得臺灣南、北部的夏季氣候有明顯差異,經常出現全島在同一期間,部分地區持續處於數月旱象的災情之中,部分地區卻飽受強降雨之苦的狀況。 發生在1938年7月下旬至8月初的豪雨事件,便是一例──西南氣流、鋒面、大低壓帶接力發威,接二連三的豪雨所帶來的總雨量與破壞力,絲毫不輸給颱風的威脅,包含:阿里山在 7、8 月測得的總雨量皆超過了1000毫米,高雄 、新竹、臺南、恆春在1938年8月的總雨量,與1897至2019年百年氣候平均值相比,達2倍以上。 然而,豪雨雖為中、南部挹注了堪

    more
  • 大風吹,當氣象走進報導之中: 從1919年B087颱風來襲新聞,窺見日治時期氣象資訊與生活的脈動。

    日治時期的臺灣,迎來了大眾媒體啟蒙的新時代。報刊、雜誌、廣播、電影等媒介,在日本人的引入與興辦之下,為臺灣開啟了近代化且大規模的傳播體制。其中,報紙以統一的書寫語言,將本島、日本內地乃至於國際上的重大事件匯聚於一刊。在當時交通尚未四通八達的年代裡,島內各地的讀者藉由每日定時的閱讀,能橫跨區域,即時共享相同的時空感與世界觀,在不知不覺間,進而凝聚出民族的共同體意識。當代人習以為常、刊載於新聞中的氣象預報,正是一例──無論是日常的氣象預報或一場風災的特別報導,民眾都能透過文字、數據或照片等形式,認識非所在地的景況,由此跨越時空界限的訊息傳遞過程,即逐漸聯繫起所有生活於這塊土

    more
  • 分類:1903年颱風
    政治風暴見臺灣氣象觀測發展 記1903年班傑明修厄爾號船難事件

    臺灣在東亞島弧以及西太平洋貿易路線上占有關鍵位置,是南來北往途經的重要節點,常見大大小小的國際船隻行經臺灣附近。1903年10月,B023號颱風快速通過臺灣南部,雖未對臺灣本島造成嚴重風損,卻影響了海上航行的船隻,譬如美國籍船隻班傑明休厄爾號(Benjamin Sewall),當時途經颱風行經的路線上,因而不幸遇難,後續更意外衍生了族群衝突,甚至引起美、日兩強間的緊繃情勢,促使日本政府以懲治為由,採取軍武鎮壓達悟族的紅頭嶼(今蘭嶼)之難。 1903年班傑明修厄爾號船難事件誘發的政治風暴並非特例,在該起船難之前已發生過類似情節的羅妹號事件(或稱羅發號事件)和牡丹社事件。這些船難

    more
  • 分類:1928年颱風
    不再擺尾的青暝蛇 1928年夏季雙颱 曾文溪淹大水

    「青暝蛇做大水」這句俗諺,來自於臺南民間的生動描述,形容未築堤之前的曾文溪猶如一條失明的大蛇找不到出路,河道百年間不斷在臺江的浮覆地亂竄、改道、溢流的歷史。曾文溪的氾濫與改道,嚴重影響民生卻也堆積了廣大的新生地成為耕地;面對溪流竄流帶來的威脅,民間也留下別具特色的民俗文化。1928年夏季,連日大雨加上B126、B127號雙颱登陸,造成曾文溪今西港、安南、安南區河段潰堤改道,臺南沿海地區遭遇洪氾,田地流失、人員傷亡。臺灣總督府因而制定完整曾文溪下游治水計畫,直至 1939年完成長達9年的治水工程後,曾文溪下游護岸逐年增建完工,河道穩定後才不再氾濫成災。 夏季連日豪雨與雙颱登

    more
  • 分類:1898年颱風
    1898年西北颱重創臺島:淡水河與濁水溪受衝擊

    1898年8月4日至8日(戊戌年農曆6月17~21日)影響臺灣的B003號颱風,是日治以來第一個對臺灣產生重大傷亡的颱風。這個「西北颱」雖然颱風中心未登陸,僅從基隆外海行經,但強勁的西北風與西風幾乎與海岸線垂直,所帶來的風雨,造成迎風面海岸海水堆升,積水不易渲洩,加上適逢大潮期間,潮位高漲,引起海水倒灌,造成一北一南兩大河川——淡水河、濁水溪流域災情慘重,全島有近8,000戶的房屋毀於這場颱風、近500人罹難。 颱風導致水位上升,而傾倒在淡水河畔的一艘船。 (出自:《台灣風水被害寫真》,1898年;資料來源:日本宮內廳書陵

    more
  • 分類:1911年颱風
    1911年世紀大颱風:雙颱帶來史無前例的風雨

    1911年(明治44年)8月底至9月初連續兩個颱風(B051號、B052號)1侵襲臺灣,前者由恆春附近海域緊貼臺灣西南部沿岸往北移動,掃過臺灣西半部帶來驚人狂風暴雨,兩天後,還沒有從災害中恢復的臺灣又遭遇橫越臺北的颱風侵襲,兩個颱風接連重創臺灣造成全臺嚴重災害,是日治時期至今臺灣死傷數最多的颱風事件 颱風侵襲前臺北測候所即時發布暴風警報,各地測候所在颱風期間也增加觀測頻率,掌握各地天氣狀況和颱風動態,災後臺北測候所依據各地的觀測資料於提供完整的暴風報告。兩個颱風造成大範圍淹水、大量房屋倒毀、人民死傷慘重,災後還有衛生、物價飆漲等問題產生。 當時的政府除著手進行救災,也正視臺

    more
  • 分類:1935年颱風
    宛如大隊接力的4個颱風:1935年臺灣博覽會如臨大敵

    1935年為日本在臺灣第40年,日本官方計畫該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舉辦「始政四十週年臺灣博覽會」。展場遍及全臺,藉此宣揚日本在臺的治理成績、提昇人民現代知識與促進各地工商繁榮。但是這一年卻天災不斷,先是3月在新竹、臺中傳出腦炎,分別往南北擴散的壞消息;4月21日,臺灣中部發生芮氏規模7.1的大地震;7月到8月間,又逢B148、B149、B150、B151號颱風接連來襲。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位於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區域的第一會場照片復刻明信片 (出自:《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畫帖》) B148號

    more

資料筆數:23頁數: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