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1911年世紀大颱風:雙颱帶來史無前例的風雨

1911年(明治44年)8月底至9月初連續兩個颱風(B051號、B052號)1侵襲臺灣,前者由恆春附近海域緊貼臺灣西南部沿岸往北移動,掃過臺灣西半部帶來驚人狂風暴雨,兩天後,還沒有從災害中恢復的臺灣又遭遇橫越臺北的颱風侵襲,兩個颱風接連重創臺灣造成全臺嚴重災害,是日治時期至今臺灣死傷數最多的颱風事件

颱風侵襲前臺北測候所即時發布暴風警報,各地測候所在颱風期間也增加觀測頻率,掌握各地天氣狀況和颱風動態,災後臺北測候所依據各地的觀測資料於提供完整的暴風報告。兩個颱風造成大範圍淹水、大量房屋倒毀、人民死傷慘重,災後還有衛生、物價飆漲等問題產生。

當時的政府除著手進行救災,也正視臺灣的天災問題,積極進行災後重建,不僅促成多處嶄新的公共建設,災情慘重的臺北城更在官方主導下順勢加速推動大規模的市區改正,奠定臺北市中心的樣貌格局。嚴重的水患也使官方日益重視河川管理問題,限制河川開發、進行河川水位流量調查,並實施修築堤防等作業。

 

一南一北雙颱夾擊

B051號颱風1911年8月21日生成於馬利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北方海上,之後向西移動,到呂宋島東北方海面轉向西北移動,接近臺灣南部,26日颱風中心非常接近恆春半島,但並未登陸,隨後沿著西南部沿岸北上,27日清晨短暫登陸安平後即出海,再往澎湖移動,30日在中國大陸陸地消散。

B052號颱風1911年8月26日同樣在於馬里亞納群島 (Mariana Islands)附近形成,之後向西北西進行,30日到達那霸南方海面再往西行,31日夜間於臺灣東北角登陸,在陸地上轉了一圈,再橫越臺北南邊,9月1日清晨由臺灣西岸出海,隨後由廈門北方登陸中國。

 

1911雙颱路徑圖

 

1911年8月26日至9月1日,B051與B052號颱風的累積雨量

1911年連續兩個颱風B051與B052號颱風的路徑

 

暴雨狂風破紀錄

颱風影響期間各地測候所增加觀測頻率,但當時全臺灣設置的測候所僅有6處2,若僅以這些測候所的觀測無法了解全臺的天氣狀況,還好平時除總督府直屬的測候所進行氣象觀測外,即透過部分官方機構如派出所、支廳、燈臺、公學校兼辦觀測作業,另有如民政部土木局為埤圳工事、灌溉水利等建置的雨量觀測所,因此能有更詳盡的觀測紀錄。

兩個颱風為臺灣帶來的降雨以南部地區最多,8月26日至9月1日嘉義、臺南山區降雨將近2000毫米,其中後大埔38月31日單日的雨量即高達969.3毫米,生毛樹、達邦的日雨量也都超過850毫米。

 

1911年天氣圖

1911年8月26日至9月1日,B051與B052號颱風的累積雨量

 

但在連續兩個颱風過後,各地的降雨並未停歇,因為在中國東南沿岸和臺灣海峽南部附近仍有低壓生成,臺灣持續受到偏南風的影響降雨不斷,降雨從8月26日B051號颱風影響到後續9月初的低壓影響,下了將近兩個星期。其中又以南部地降雨最多,臺南測候所在颱風過後的9月5日和6日降雨仍多,這兩天的日累積雨量都分別超過了200毫米,不間斷的降雨當然也影響了當時救災和復原的工作。

 

1911天氣圖

1911年9月5日下午1時的天氣圖

 

這兩個颱風降下的驚人的雨量,在各地至今逾120年的觀測紀錄中仍顯得相當極端,其中臺南8月27日雨量384.9毫米是該處日雨量排行第4名,臺北8月31日雨量287.3毫米、臺中9月1日雨量319.6毫米,也分別是臺北和臺中當地日雨量排名的第8名、第9名。

除了驚人的降雨,風力也相當劇烈,尤其B051號颱風在接近臺灣以前強度未被陸地破壞,並以相當貼近恆春半島的路徑通過,颱風中心甚至登陸臺南安平,因此西南部颱風中心所經之處風力都相當劇烈,其中臺南8月27日最大平均風速達38.2每秒公尺,是該處至今最大平均風速的第1名;恆春最大平均風速34.4每秒公尺是恆春測候所最大平均風速的第3名。38.2、34.4每秒公尺的風速等同於我們常說的13級風和12級風,而臺灣目前颱風停班停課的門檻是平均風達7級、陣風達10級,可以想像12、13級的風有多強烈,對當時建築未如今日穩固的年代,強大的風力造成的災害也就更可怕了。

 

災情慘重-史無前例

風災造成的重大災情被當時的媒體詳細報導,過程中許多區域因為交通、通訊中斷而無法即時得知災情,延遲多日才刊載於報上,受災數字也不斷上修。最終依總督府官方統計,這兩個颱風共造成七百多人死亡、近4萬房屋倒塌、超過10萬戶淹水,還有船隻沉沒、鐵路中斷、多處重要民生建設受損,重創當時人民的生活。

 

颱風代號 B051 B052
影響期間 08/25~8/28 08/30~9/2
死亡(人) 290 451
受傷(人) 262 482
全倒(戶) 23,570 14,290
半倒(戶) 22,686 13,851
浸水(戶) 19,971  105,259

 

重生-推動防災

風災過後,臺北測候所呈上的暴風報告中,一開始就提到,此次數日內南、北接連來襲的颱風造成的災害是治臺以來首見,雖然造成的災害甚鉅,但也是相當有價值的教訓,將來設施建置的標準應以此颱風的災害為基準,所以在暴風報告中詳述各地的觀測資料。

同時,災後報紙開始出現檢討聲浪,除了社會上對於災害的因應措施討論外,官方也藉災難結果推動相關政策,並呼籲民眾配合。官方因應風災的救災、賑災措施,和後續的建築形式、城市規劃、治水管理等制度的建立對臺灣具深遠的影響。這場風災造成嚴重的傷亡,但卻也造就防災制度的建立、嶄新的建築和設施,以及臺灣人面對災害的能力。

 

1911年台灣總督府

1911年9月28日臺灣總督府府報刊出暴風報告,報告開頭即說明雖然颱風造成的災害甚鉅,但也是相當有價值的教訓。

(出自1911年9月28日《臺灣總督府府報》,第三千三百三十五號)

 

備註

  1. 1947年以前國際上對颱風並無統一命名,中央氣象署(當時為中央氣象局)於1998年彙整自日治時期以來侵臺之颱風資料,統計1897年至1948年間侵襲臺灣及其近海的颱風共計189個,依發生時間依序編號,並在颱風編號前加上「B」,以區別1947年以後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所進行的颱風編號。B001號颱風發生於1897年(明治30年)8月6日至9日,由臺灣東北方海面通過。本文討論的B051號和B052號颱風分別於1911年(明治44年)8月25~28日及8月30日~9月2日侵襲臺灣。
  2. 1911年時僅有臺北、臺中、臺南、恆春、澎湖島及臺東測候所。
  3. 位於曾文溪上游處。



 

修改日期:2023/09/15

瀏覽人數: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