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為時代上色 1911年夏季大颱風前後的臺北城光景

說起昔日臺北景色,最常引起廣泛討論的大概就是日本時代城內區域的連棟街屋景色。這些帶有西方建築語彙的日本時代街屋,樣式之精美令人歎為觀止。近年隨著許多昔日影像陸續出土,例如呈現當時臺灣風光的各種寫真帖、或是李火增、鄧南光等攝影家呈現生活情境的作品,在社群網路之放大效應下被廣泛討論,榮町、本町、京町……等等地名成為舊街區愛好者耳熟能詳的詞彙,來到城內區域散步、找尋尚存的老屋,想像昔日風情蔚為風潮。但鮮少有人知道,這些經典街景的出現,竟然和百年前的一場大颱風有關。究竟這些連棟街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在這些街屋出現前的臺北,又是什麼樣的樣貌呢?

約1940年臺北榮町、本町交界區的街景,在今衡陽路、重慶南路(中央道路)交叉口往北望去。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約1940年臺北榮町、本町交界區的街景,在今衡陽路、重慶南路(中央道路)交叉口往北望去。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日治初期臺北城樣貌

1895年11月,臺北石坊街望向西門街,照片中地點即今衡陽路(中央道路)、重慶南路交叉口往西望去。  (出自:《臺灣諸景寫真帖》,國立國會圖書館典藏,日本。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1895年11月,臺北石坊街望向西門街,照片中地點即今衡陽路(中央道路)、重慶南路交叉口往西望去。

 (出自:《臺灣諸景寫真帖》,國立國會圖書館典藏,日本。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甲午戰爭清國戰敗,1895年4月17日清雙方簽訂下關條約(馬關條約),清國將臺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日本派遣駐紮在遼東半島的近衛師團來臺進行武力接收,5月底日軍在澳底 (今新北市貢寮區鹽寮海濱公園) 登陸,6月7日,日軍進入臺北城,隨軍攝影師也拍下當時臺北城的珍貴影像。

在1895年11月拍攝的臺北城內石坊街望向西門街的影像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條路一路延伸到遠方的臺北城西門,前景拍到了尚在原址、後來被遷移到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內的「急功好義」牌坊。由這張經手繪上色的西門內街景,可以看到兩旁街屋清晰樣貌,這段街屋當時已有連續的「亭仔跤」*(即現代稱的騎樓)及紅磚柱子,左側街屋則拍到部分的「編竹夾泥牆」(竹編牆面上塗佈泥土)及「土埆」(土磚所砌築的牆面上塗佈白灰)牆面,這些型態的牆面也為日後大颱風所造成之慘劇埋下了伏筆。

(* 延伸閱讀:1911年世紀大颱風:風雨後的城市新氣象

1895年11月臺北西門街影像,前方牆面為「土埆」、後方則為「編竹夾泥牆」。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1895年11月臺北西門街影像,前方牆面為「土埆」、後方則為「編竹夾泥牆」。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在另一張日治初期臺北城的城牆影像中,可以看到城內白灰塗佈的土埆家屋與「編竹夾泥牆」茅草屋混雜的景象。

日治初期臺北城城牆及城內家屋景象。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日治初期臺北城城牆及城內家屋景象。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臺北城牆內影像街屋局部特寫。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臺北城牆內影像街屋局部特寫。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約1896年臺北城西門影像,城門左側仍為田野溝渠,右側房舍明顯採用「編竹夾泥牆」的工法。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約1896年臺北城西門影像,城門左側仍為田野溝渠,右側房舍明顯採用「編竹夾泥牆」的工法。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約1900年臺北城西門影像,可看到原本為田野溝渠的西門外出現簡陋的日式木屋所形成之市街,由門洞內則可看到城內原本的傳統街屋。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約1900年臺北城西門影像,可看到原本為田野溝渠的西門外出現簡陋的日式木屋所形成之市街,由門洞內則可看到城內原本的傳統街屋。

(出自:作者自藏,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在經歷日治最初幾年統治之後,臺北街景也開始產生變化,最明顯的現象就是開始出現日式木造房舍了!在兩張相隔幾年的臺北城西門外景象,即可看到明顯的變化。始政約10年之後,城內才慢慢出現新式的磚造建築,但數量不多。較具代表性的除了1901年落成啟用的臺北停車場(臺北車站)以外,就是1908年趕在縱貫鐵道全通式之前開幕的臺灣鐵道旅館了!

1908年10月新落成之臺灣鐵道旅館。 (黑白原圖出自:《閑院宮載仁親王御渡臺御巡視寫真帖》,1908年。資料來源:日本宮內廳書陵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1908年10月新落成之臺灣鐵道旅館。

(黑白原圖出自:《閑院宮載仁親王御渡臺御巡視寫真帖》,1908年。資料來源:日本宮內廳書陵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臺灣鐵道旅館是臺灣第一座西式旅館,也是當時臺灣最高級的旅館。原址位於今臺北車站前新光三越一帶。為由名建築師松ヶ崎萬長設計的三層飯店建築,1907年動工,隔年10月趕在縱貫鐵道全通式之前完工以接待各界貴賓。座落的基地廣達3,069坪、其中建築本體佔地620多坪的鐵道旅館地點絕佳,旅館內設置客房30間,內部從裝潢、吊燈、馬桶、寢具擺設甚至刀叉瓷器等,都是英國進口的舶來品。落成時在臺北城內仍大半是傳統房舍的情形下,臺灣鐵道旅館猶如鶴立雞群一般的存在。

 

1911年大颱風來襲!

1911年8月31日,B052號颱風直撲臺灣北部,31日中午前開始狂風暴雨,中午逐漸增強,到下午3、4點後已經到處出現樹被連根拔起牆壁倒塌的災情,到晚上更加強烈。當天晚上9點到9點半之間,風力最強,之後逐漸減弱,到10點就像已經無風,大約此刻颱風中心最接近臺北,氣壓也在10點30分達到最低。11點之後風轉向北東而風力也增加。颱風逐漸遠離後,臺北測候所於9月1日上午10點35分解除全島暴風警報。

強風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最主要的災害則是因豪雨成災淹水所造成。8月30日半夜到8月31日半夜,24小時內每坪總雨量為526公升(約等同162毫米),豪雨造成北臺灣嚴重淹水。

臺北艋舺帆寮口街慘狀。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臺北艋舺帆寮口街慘狀。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新店街慘狀。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新店街慘狀。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許多人應該很難想像,淹水為何會造成慘重傷亡?

從幾張臺北地區的災情影像中,都可看到牆面遭掏空甚至房屋倒塌的景象。據當時《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內容,可知當時城內家屋幾乎都泡在水裡,淹水高度甚至比床還高,大量房屋的土埆牆面遭水患浸潤軟化而倒塌,因此造成慘重死傷。淹水的嚴重程度,可以從幾張經典影像中一窺究竟:

臺灣總督府正門前淹水景象。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臺灣總督府正門前淹水景象。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佐久間總督乘馬車視察災情經過臺灣鐵道旅館前。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佐久間總督乘馬車視察災情經過臺灣鐵道旅館前。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天氣放晴後城內依然一片汪洋的樣貌,臺北府後街的相片背景拍到臺灣鐵道旅館,遠方並可見到臺北車站 。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天氣放晴後城內依然一片汪洋的樣貌,臺北府後街的相片背景拍到臺灣鐵道旅館,遠方並可見到臺北車站 。

(原圖出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及三十一日 臺灣暴風雨被害慘狀光景寫真帖 第一》。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館。經「臺灣古寫真上色」數位上色)

當時日本在臺灣的最高行政機構——臺灣總督府,也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佐久間總督在9月1日中午親乘馬車巡視臺北各地,途經臺灣鐵道旅館,座車也只能在水中慢速前進。

 

災後重建與臺北城的再生

1911年大颱風後,臺北城內臺灣傳統土埆厝大半被水淹沒後崩壞,趁此機會進行市區改正(都市更新)建設繁華街道與耐久建物的聲浪四起。於是在總督府、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和臺灣銀行三方協議之下,決定在城內各主要街道實施大規模重建,由總督府罹災基金50萬圓及臺灣銀行25萬圓合計75萬圓挹注下提供低利貸款,由臺灣土地建物會社對臺灣銀行提供責任擔保,臺灣銀行處理貸款事務,以便提供充裕的資金進行重建。當時的幣值若以小、公學校教師薪資水準加以對照,概略換算一日圓大約是現代的新臺幣2,000元,75萬圓即相當於現代的新臺幣15億,就當年的房地產價值來說可謂天價。

市區改正前之《最新臺北市街鳥目全圖》局部,地圖中繪製了當時臺北城內在大規模都更前的建築樣式景觀。 (資料來源:《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市區改正前之《最新臺北市街鳥目全圖》局部,地圖中繪製了當時臺北城內在大規模都更前的建築樣式景觀。

(資料來源:《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左圖:市區改正後之臺北市街圖及領臺當時之臺北市街圖 (出自:《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右圖:原臺北城區範圍的現代地圖(紅框內)   (資料來源:Google Map)

左圖:市區改正後之臺北市街圖及領臺當時之臺北市街圖

(出自:《臺北市區改築記念》,1915年。資料來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右圖:原臺北城區範圍的現代地圖(紅框內)  

(資料來源:Google Map)

其實,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計畫從1900年就開始啟動(是為第一波市區改正),當時先行公佈臺中和臺北的市區改正計畫,展開臺灣邁向現代化都市的序幕。第一波市區改正是以公共衛生和道路系統等為主軸進行改善,臺北市區改正的內容包括拆除清代臺北城城牆、興建三線道馬路、景觀美化、下水道工程、興建公園……等。著名的臺語歌謠「月夜愁」歌詞:「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未來……」中的三線路,就是模仿歐洲維也納、柏林等大都市的林蔭大道,將路面分成三線,就是三部分,在快、慢車道中間,設置可供散步的綠蔭步道,情侶們常在步道相約見面,才有了月夜愁這幾句描寫等待時焦慮心情的歌詞。

1900年,第一次的市區改正以公共建設為主,為加快市區改正的進度,同年也頒布了《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規則》,因此,1911年颱風的災後重建,才能夠依此施行規則進行街區大改造,興築了磚房與歐式洋樓,範圍以臺北城內府前街、府後街與文武街三條街的街屋改造事業為主,即為今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館前路與公園路一帶街區。1915年,全臺第一條紅磚造、西洋式立面,前有排水溝的西式建築街區終於完成。

推估約日本時代1920年代臺北榮町彩色明信片,前方路口為今衡陽路(直)、重慶南路(橫)交叉口。 (色彩為當時人工上彩。資料來源:作者自藏)

推估約日本時代1920年代臺北榮町彩色明信片,前方路口為今衡陽路(直)、重慶南路(橫)交叉口。

(色彩為當時人工上彩。資料來源:作者自藏)

與上圖約位在同一地點,於2017年所拍攝的對照街景,畫面右側可見4個型貌相符的拱門。 (資料來源:作者拍攝)

與上圖約位在同一地點,於2017年所拍攝的對照街景,畫面右側可見4個型貌相符的拱門。

(資料來源:作者拍攝)

 

小結:

臺北市的市區改正計畫面積是全臺之最,共計有6,676公頃,比原來的臺北城城區大上一倍之多,如今漫步在日治時期規劃的城區內,舉目所見的街屋,以及中央政府各機關所沿用的建築,有一大半都是日本時代所留下來的珍貴資產,看著這些美麗的臺北街景,莫忘1911年曾有一個導致城市樣貌再改變加速推動的的歷史性大颱風。

 

參考資料:

1. 劉曜華,2004年,《臺灣都市發展史》,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

2. 曾憲嫻,〈日治時期都市改正到都市計畫〉,《臺灣學通訊》,第60期(2011年12月10日),國立臺灣圖書館

3. 〈台湾諸景写真帖〉,1896年(明治29年),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日本

4. 陳彥傑等,2019年,《歷史極端氣候事件之文史資料跨域研究》,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託研究計畫(期末)成果報告

5. 黃郁軒,〈臺北市區改正與店屋示範〉,《臺灣學通訊》,第112期(2019年7月10日),國立臺灣圖書館

6.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7. Google map

8. 《閑院宮載仁親王御渡台御巡視写真帖》,明治41年10月刊行,日本宮內廳書陵部圖書寮文庫

9.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10. 《臺北市區改築紀念》,臺北市區改正委員會編,1915年11月發行,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修改日期:2023/02/10

瀏覽人數: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