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分類:儀器
    天文望遠鏡

    望遠鏡的種類和構造: 折射(光)式望遠鏡:利用光線通過凸透鏡,把光線聚集在一個焦點上,於焦點後放入一個目鏡,把物體的像放大,此為最基本的折射式望遠鏡。 反射(光)式望遠鏡:利用光線照在凹面鏡,再把光線聚集在一個焦點上,同樣地在焦點後放入一個目鏡,把物體的像放大,及為反射式望遠鏡。 折反射式望遠鏡:是近幾年來最受大家歡迎的望遠鏡,其原因是價位低又能擁有大口徑。 一般市面上可常看到的是施密特.卡塞格林式是利用透鏡和2組反射鏡組合而成的折反射式望遠鏡。

    more
  • 分類:知識
    宇宙的構造、銀河系

    宇是上下四方,宙是古往今來,宇宙一般指天地萬物的總稱是空間與時間的組合。 目前以理論推估,宇宙約在150億年前,由一個密度與溫度趨近無限大的特異點,在一次大爆炸後誕生,最初只有質子、電子、中子與光子等基本粒子存在,隨著爆炸後持續膨脹與冷卻,物質才漸漸形成,爆炸後十至二十億年,今日所見之宇宙大致形成。 我們太陽系所在「本銀河系」,外觀像個中央凸起的荷包蛋,盤面直徑約為10萬光年。 扁平的盤面上有外觀像颱風的渦旋狀結構稱為「旋臂」,旋臂上佈滿恆、疏散星團與氣體塵雲等;銀河盤面的上下散佈著一百多個球狀星團。 本銀河系約擁有2000億個恆星,大多位於銀河中心與盤面上。 太陽位

    more
  • 分類:知識
    行星的演化與赫羅圖

    天文學家經過長時間的觀測與研究,發現星球也是有生命的,在天文學上稱為恆星的演化,或星球的生命歷程。 透過觀察天空不同的星星,推演出星球演化的理論,丹麥天文學家赫茲布朗及美國天文學家羅素,分別對星星的發光程度和表面溫度作同樣的觀察,先後發現恆星的光度及表面溫度的關係,並以統計圖表示出來,稱為赫羅(H-R)圖,利用赫羅圖可以幫助我們對恆星作相互的比較,更進一步能用來研究恆星的形成和演化。 上半部的示意圖表示恆星從“誕生”到“死亡”的演化過程。

    more
  • 分類:知識
    太陽高度儀-夏至、冬至、春秋分

    天上星體的東昇西落是地球自轉所引起,但是每天太陽的高度及方位的改變是地球公轉所造成的,在這個模型中的三條白曲線代表太陽在天空運行的軌跡,曲線上的小紅球,代表太陽不同時間在天空上的位置。 三條曲線分別表示夏至、春秋分和冬至當天,太陽在天空中移動路徑的變化。 可以看出夏至那一天,太陽在地平線上運行的路徑最長,表示這一天白天的時間最長。 在冬至的那一天,太陽在地平線上運行的路徑最短,表示這一天白天的時間最短。 影片說明:這是南區氣象中心展場中模擬太陽東昇西落的展示品影片,由三條曲線分別表示夏至、冬至及春秋分時太陽在天空隨時間移動的路徑變化,並解釋夏至日長、冬至日短

    more
  • 分類:知識
    天文和曆法

    曆法基本上有三種:陽曆:一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為歷年,亦稱為太陽曆。 陰曆:完全根據月球繞地球運行一週定為一個月,積十二個月定為一年,未考慮配合四季寒署變化,如回曆即係此種純陰曆。 陰陽合曆:是陽曆與陰曆並顧的曆法,月份以月球週期為準,年的長度以太陽年為準,為使月份與季節寒署相配合,故有閏月的設計,如臺灣民間使用之農曆。

    more
  • 分類:知識
    隕石

    流星體以每秒數十公里以上的速度與地球大氣層摩擦生熱產生高溫,而使流星體四周的大氣發光,形成一條劃破天際的光跡,我們稱之為流星。 大部分流星體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但一些較大的流星體沒有被大氣所燃燒,墜落地面而成為隕石。 隕石撞擊地面造成一個大坑叫隕石坑。 下圖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隕石坑。

    more
  • 分類:知識
    月球的盈虧

    月相(盈虧)變化圖:朔望月的週期平均約29.5天 四季變化的成因:由於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使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不同位置受到陽光直射與斜射的區域並不相同,因此使地球上各地區產生四季變化。

    more
  • 分類:知識
    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距離地球只有38萬4400公里,因此用雙筒望遠鏡就可以清楚的看見月球迷人的面貌。 月球沒有空氣和水,因此無風無雨,而且也沒有生命和地質活動。 觀測月球,月球自轉的週期恰好等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週期,因此以相同的一面向著地球。 我們在地球上以肉眼就能看到月球的主要特徵,陰暗的低地平原,稱作月海,相形之下高地較為明亮。 由雙筒鏡或小型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無數的月坑和山脈。

    more

資料筆數:13頁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