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分類:雷達
    皮蛋超人Q. 的絕招—令人又愛又怕的電磁波

    臺灣上空出現一團富含水汽的暖空氣,氣象雷達密切關注,發現回波圖裡有奇怪影像,證實是宇宙怪獸藏身其中,於是向皮蛋超人Q發出求救訊號,超人抵達後發動光波絕招,強大能量讓怪獸受傷慌張逃離,地球恢復了和平。 皮蛋Q超人大戰宇宙怪獸 同時,在遠方觀戰的人群疑似受到影響,少數人出現身體不適送醫急救,不久後,某小報報導,皮蛋Q發動光波絕招時,電磁波強度竟飆高數十倍,直指該招式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該消息曝光後,有民眾向政府陳情要求皮蛋Q不要再使用該招式,事件越演越烈,甚至有報導指出氣象雷達也是電磁波強度增加的元凶,地球人類陷入深深的電磁波恐慌。

    more
  • 分類:雷達
    一張圖看懂降雨強度─雷達回波圖

    「唉~早知道今天會下大雨,根本沒客人,就不來這裡擺攤了……」 「早上要到臺北出差,不知道會不會下雨,要不要帶雨傘啊?」 「竟然下起毛毛雨了,晚上跟朋友約了打籃球,千萬不要變成大雨啊!」 如果你有過被雨神打亂計畫的經驗,雷達回波圖就是拯救這種困境的急救包。 大雨打亂計畫 雷達回波圖的顏色密碼 每天的氣象播報,藏在主播身後那張五顏六色的雷達回波圖,讓人一眼就想跳過,但其實要認識它一點也不難。圖上的顏色密碼要怎麼破解呢? 五顏六色的雷達回波圖(圖片內容中之中央氣象局已於112年9月15日改制為中央氣

    more
  • 分類:知識
    季風

    夏季西南季風的原理 夏季陸地受熱,溫度增暖比海洋大,則陸地上空之空氣輕,形成低壓,因有柯氏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北半球低壓,風成逆時針旋轉,並往低壓中心吹送。 冬季東北季風的原理 冬季陸地散熱快,陸地較冷,空氣重,形成高壓,同樣有柯氏力與摩擦力的作用,空氣由陸地順時鐘往外吹送。

    more
  • 分類:知識
    鋒面

    鋒面就是指在冷暖氣團交會時所產生的交界面中氣溫與風場的不連續帶,就是因為這種不連續帶才會造成下雨及閃電的各種情景。 鋒面過境時會有哪些天氣現象?降(陣)雨、陣風(含強烈風切) 、閃電及雷雨、吹沙、吹雪或塵暴、冰雹、龍捲風、下爆氣流、風變。 影片說明:當冷暖空氣交會時,會在交界面上產生一條狹長帶狀的雲帶,此雲帶稱為「鋒面」。氣象上將鋒面分成四種,分別為冷鋒、暖鋒、滯留鋒、囚錮鋒,各有不同特性。

    more
  • 分類:知識
    龍捲風

    龍捲風是一股自積雨雲底向地面伸展的強烈旋轉空氣柱,其特點是快速運轉的而瘦長的漏斗狀雲,它的上端與雲相接,下端與地面或海相接,看上去好像一根擎天巨柱。 龍捲風的形成,必須有極不穩定的空氣擾動,或高溫高濕空氣與冷空氣之劇烈輻合作用,因此龍捲風亦常見於<中緯度>溫帶氣旋及強烈對流雨胞附近。 龍捲風的直徑平均為200-300公尺;直徑最小的不過幾十公尺,只有極少數直徑大的才達到1000公尺以上。 龍捲風移動速度平均每秒15公尺,最快的可達70公尺;移動路徑的長度大多在10公里左右,短的只有幾十公尺,長的可達幾百公里以上。 它造成破壞的地面寬度,一般只有平均約1-2

    more
  • 分類:知識
    颱風

    颱風是熱帶的氣旋,這些氣旋是低氣壓中心,會帶來惡劣的天氣和大量的降雨。 颱風非常猛烈的循圓週的方向朝一個中心吹去。 氣旋是在海上發展起來的,然後吹往陸地。 熱帶氣旋的中心叫做”風眼”,是一處風平浪靜的區域。 颱風生成區域熱帶氣旋幾乎總是誕生在赤道兩邊緯度大約5°到20°之間的海域上。 全球發生熱帶氣旋的地方大致可以歸納成七個地區。 颱風路徑 颱風係北太平洋西部地區的「熱帶氣旋」,除帶來破壞性的暴風外,也常帶來大量的豪雨,為威脅臺灣最嚴重的天然災害。 臺灣位於颱風路徑的要衝,每年都受到颱風的侵襲。 雖然颱風來時,大多

    more
  • 分類:知識
    落山風/焚風

    恆春落山風是很有名的地區性風暴現象。他是一種乾燥的強烈地面陣風,超過七、八級陣風的程度是很平常的事。 由於風向一律是來自東北或北北東,對恆春半島西岸而言,風是由山上吹向海上,故數百年來當地人稱之為落山風。焚風是一種乾熱風,氣流吹越高山到背風山麓而形成。 臺灣因為有很高的中央山脈縱貫其間,如果在他東邊或西邊有很深的低氣壓,尤其是颱風,氣流會越過山嶺降落,此種乾熱風常可使嫩苗吹枯,是農業上一大災害,更易引起森林火災。 影片說明:焚風與落山風性質不一樣。焚風的風力小、乾燥、氣溫高、持續時間短。落山風風力強、較乾燥、持續時間久,且氣溫經常比當地來得冷,是恆春半島特有的

    more
  • 分類:知識

    白天,陸地受太陽照射,溫度升高,比鄰近的海面溫度高的多,因此陸地空氣受熱膨脹,密度小,氣壓下降,比海面氣壓低,空氣由海洋<高氣壓>流向<低氣壓>,稱為海風。 晚上,陸地上的空氣散熱快,氣溫下降比海面多,空氣密度變大,氣壓升高,空氣從陸地流向海洋,稱為「陸風」。 白天,太陽將山坡曬熱,空氣上升,山谷的空氣向上吹到山巔,稱為「谷風」。 夜晚,山頂的空氣冷卻較快,密度增加,氣壓高,空氣順著山坡流向山谷,稱為「山風」。

    more

資料筆數:58頁數:2/8